重师,带不走的只有你
2019-06-11 17 0
还记得4年前第一次来到这里,拖着沉重的行李箱,怀着小小的憧憬,踏进大门的那一刻,故事,便从这里开始。
一元一次的小白继续飞驰,关于马鞭草和情人坡的故事还在发生,18点10分的茉莉花旋律等待响起,望博亭的油菜花绽放在春季……
总以为毕业遥遥无期,转眼就要各奔东西,五月的空气中,弥漫着离别的气息。
再见重师,我带不走紫色的马鞭草,也带不走故事里的小黄花,至少我把青春留在了这里。
五月,是毕业的季节,也是马鞭草开放的季节,作为重师版的“普罗旺斯”,6000㎡的紫色花海在每年毕业季都准时泛紫。



拉上宿舍的姐妹一起合影,准备留下和它的最后一次合影。没有在马鞭草花海发过朋友圈不配叫做重师人,大一、大二……年年如此,到现在依然舍不得跟它告别。
马鞭草花海旁的情人坡上,一对对小情侣还在撒狗粮,好在吃狗粮的孤寡老学姐马上就要离开了。
还有音乐学院前面的一大片金鸡菊,是女神们的真爱,藏身于花丛中咔咔几张,彷佛从油画走出来的娇羞少女。
“一坡一草”——重师最经典的风景,因为每个重师学子的心中,都珍藏了一个关于马鞭草和情人坡的秘密!
重师的每栋教学楼都有自己的数字编号,课程表上也只会显示数字,“11207”、“19401”……每次上课都像是在解密。
特教楼是“T1”到“T2”,知行楼是“19”,学院楼是“X”,宏德楼是“11”到“15”,大学四年,依然记不住每一栋教学楼的编号。
或许重师的教学楼外观看起来没有什么独特之处,但是却吸引了无数人想要一一探索。


我听过午后3点半,从音乐学院传出来的歌声。
我看过从航空实训中心走出来的美丽身影,那是藏在青春里的诗。
也见过窗边认真钻研的捧书少年,彷佛看到了内心深处不甘堕落的自己。
也迷失在重师图书馆,整日废寝忘食。
作为西南地区藏书量数一数二的图书馆,重师图书馆远远不止那么简单,里面包含纸质图书270余万册,电子书104万种,还有考级考研的真题资料等,每次来都能解锁新技能。
在重师图书馆,学生年均借阅书刊134万册,平均下来,每个重师人每年都会从图书馆借阅77.6册图书,这不就是“学霸大学”最好的证明吗?
冬暖夏凉的图书馆,还没来得及找到那本总是被人借去的《诗经》,还没来得及体验各种更新的设备……至少,那段奋斗的日子因为你而闪闪发光。
操场是校园里最青春热血的地方,作为“女子学院”,运动场是打望的不二之选。
看着正在上课的学弟学妹,我也还想上一次篮球课,还想握一次网球拍,只是时间不回头,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,终究是回不去了。
夏季的游泳池最是热闹,在酷热的日子里,只有泡在冰凉湛蓝的泳池里,才能躲过整个夏天。
学校游泳池有两个训练池,每个训练池长50米,宽25米,最深处2米,最浅处1.3米,每个池子的左边是深水区,右边是浅水区。
上大学之前不会游泳,还是在游泳课上才学会的,想起第一次上课惊慌失措的画面,仿佛就发生在昨天。


如今,旱鸭子已经变成了滑头青蛙,游泳馆也早已翻修成新的模样。
我想我怀恋的除了四年的死党外,最忘不了的可能就是重师的食堂了吧。
这里承包了我们大学的一日三餐,出了学校,才发现再也吃不到食堂里便宜好吃、份量又足的饭菜了。
二食堂的蛋包饭、三食堂一楼的小面、二楼的馄饨、三楼的冒菜和煲仔饭、畅风苑楼下的酸辣粉……都是大学生活的最爱。
还有香甜的烤红薯、上火后经常光顾的清汤冒菜……
每到饭点,三个食堂犹如大型投食现场,人山人海,窗口挤得菜都看不到。人潮散去,这里又是另一片乐土。
谢谢你食堂,这四年我被你照顾得很好。
还想站在泛月桥上,看看重师大门广场前蓝楹花和飘扬的红旗,在蓝天下相得益彰。
还想走过泛月桥,走过开满睡莲的三春湖,曾经一起起早贪黑的少年们即将各奔天涯~
南门的商铺、餐馆让人流连忘返,我还想和室友去南门聚餐一次,围着冒热气的干锅聊天,买碗水果你一口我一口全部吃完。


我还想偷个懒,坐上“小白”,在夏天感受阵阵凉风袭来。
还想等着明年春天,去油菜花开满的山坡上,逛逛望博亭、看看书。
还想骑上我的自行车,穿梭在斑驳的树影下。
我与重师的故事,从夏季开始,于夏季结束。
伫足回首,情人坡、泛月桥、三春湖、马鞭草、宏德楼、图书馆……这里的每个角落,都留下了难忘的记忆。而青春中最美好的年华,便是遇见了重师!
标签:
欢迎 你发表评论:
- 搜索
-
- 热门文章
- 随机tag
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: